- **成分**:以鸩鸟羽毛浸酒(鸩鸟可能为虚构),实际多用**雷公藤**或**砒霜**替代。
- **历史**:帝王赐死专用毒酒,《史记》中吕后曾用鸩酒毒杀刘如意。
4. **马钱子(番木鳖)**
- **成分**:含**士的宁碱**,强烈神经毒素。
- **症状**: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(角弓反张),窒息而亡,古称“牵机药”。南唐后主李煜被宋太宗以此毒杀。
5. **曼陀罗**
- **成分**:含莨菪碱、东莨菪碱,致幻并抑制中枢神经。
- **用途**:华佗“麻沸散”主料,过量则昏迷死亡。
---
### **三、动物类毒药**
1. **蛇毒**
- **来源**:眼镜蛇、蝮蛇等毒液,含神经毒素或血循环毒素。
- **应用**:涂于兵器(如“见血封喉”箭毒),春秋时期已用于战争。
2. **河豚毒**
- **成分**:河豚卵巢中的**河豚毒素**(TTX),毒性为氰化钾的千倍。
- **特点**:阻断神经传导,呼吸麻痹而死。《本草纲目》载“味虽美,修治失法,食之杀人”。
---
### **四、复合毒药与特殊记载**
1. **蛊毒**
- **制法**:将多种毒虫(蛇、蝎、蜈蚣)密封互噬,取存活者制粉。
- **文化**:盛行于西南少数民族,《汉律》中“敢蛊人者弃市”。
2. **金石丹药**
- **成分**:炼丹术合成的含汞、铅、砷化合物。
- **受害者**:唐代多位皇帝(如唐太宗、唐宪宗)因服丹药中毒早亡。
3. **见血封喉(箭毒木)**
- **来源**:桑科见血封喉树的乳汁,含强心苷类毒素。
- **用途**:猎人涂于箭镞,猎物中箭后心脏骤停。
---
### **毒药的应用与防范**
- **政治暗杀**:吕后毒杀刘如意、赵高以砒霜谋害秦二世。
- **刑罚**:鸩酒赐死(如杨贵妃被逼自尽)。
- **医学警示**:《洗冤录》记载银针验砒霜(古法砒霜含硫,遇银变黑)。
- **解毒术**:
- 甘草、绿豆解砒霜;
- 生姜解半夏毒;
- 中医“以毒攻毒”(如用砒霜治疗梅毒、疟疾)。
---
### **重要提醒** 以上毒药多数已被现代医学证明剧毒,**严禁尝试或仿制**。中国古代毒药文化反映了古人對自然物质的探索,也警示后人敬畏生命与科学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💡 关键要点
- **成分**:以鸩鸟羽毛浸酒(鸩鸟可能为虚构),实际多用**雷公藤**或**砒霜**替代。 - **历史**:帝王赐死专用毒酒,《史记》中吕后曾用鸩酒